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5篇
综合类   17篇
化学工业   4篇
金属工艺   2篇
建筑科学   23篇
矿业工程   16篇
轻工业   1篇
水利工程   2篇
石油天然气   2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冶金工业   14篇
原子能技术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板庙子金矿床是吉南老岭金多金属成矿带内的大型金矿床,矿区内地质条件优越,具有较好的成矿潜力。矿区内出露的花岗斑岩是与金成矿有关的侵入岩,其为成矿提供了热源和物源。通过对板庙子金矿区花岗斑岩黑云母进行电子探针分析及相关计算,结果表明:花岗斑岩黑云母具有高Si、富Mg、贫Fe等特征,镁质率较高,属于镁质黑云母;利用黑云母成分估算岩浆成岩温度为700℃~750℃、氧逸度为-12^-14、深度为5.0~6.5 km。黑云母成分揭示岩浆来源具有壳幔混源特征,花岗斑岩为与造山活动有关的Ⅰ型花岗岩;花岗斑岩有利于金矿床的形成,推测板庙子金矿床是与古太平洋板块俯冲有关的中、浅成造山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32.
博格达造山带黑沟环状花岗杂岩,中心为二长花岗岩,内环为花岗闪长岩,外环为辉长岩、(辉石)闪长岩、石英闪长岩、英云闪长岩。对闪长岩、花岗闪长岩和二长花岗岩进行SHRIMP锆石U-Pb定年,分别获得了309.0±6.2 Ma、311.1±3.8 Ma和308.9±4.4 Ma的结晶年龄,均为晚石炭世。该岩体可能为博格达裂谷闭合,进入板内伸展环境的产物。  相似文献   
33.
对东昆仑诺木洪地区白沙河岩组眼球状花岗片麻岩中。锆石进行U-Pb测年结果表明,该片麻岩可能形成于921 Ma左右,其中含有的残留锆石核反映其可能来自于中元古代地壳物质的再循环;对锆石Hf同位素测定结果显示其具有正的εHf(t),且位于1100~1500 Ma的平均地壳演化线之间,同样暗示其来自于中元古代古老地壳物质。结合区域上存在同时期的双峰式侵入岩,推测该眼球状花岗片麻岩形成于伸展环境下,地幔上涌引起上覆中元古代的白沙河岩组为代表的表壳岩系发生熔融,并侵入其中,之后再共同经历了后期的角闪岩相变质。  相似文献   
34.
矿区地处于基巴拉褶皱带刚果(金)马诺诺东部,成矿地质条件优越。通过系统地质工作,发现该区矿床为LCT(锂-铯-钽)花岗伟晶岩型矿床,区内共圈定矿体2条,分别为Ⅰ-1和Ⅱ-1,铌钽金属资源量约1万t,锡金属资源量约20万t。矿体均呈层状、似层状,严格受伟晶岩控制产出。矿石类型主要为风化矿石和原生矿石,矿石矿物主要为铌钽铁矿、铌钽锰矿等。该区矿体规模大,矿物以铌钽矿为主,同时伴生少量锂、锡和铍,经济价值高。通过后期进一步的勘查工作,资源量将会进一步扩大。  相似文献   
35.
花岗伟晶岩及其接触带含铍宝石矿物的成因和产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伟晶岩及其接触带的主要含铍宝石矿物有祖母绿、海蓝宝石、黄色绿柱石、铯绿柱石、金绿宝石和硅铍石等。伟晶岩在其形成过程中由于物理化学体系的平衡条件——温度、压力、组分浓度等——不断变化而从早期结晶作用阶段发展至后期交代作用阶段,早期形成的绿柱石一般透明度差,呈很弱的色彩,难能作为宝石矿物利用。随着伟晶岩成岩过程中交代作用的发展,相继出现海蓝宝石、黄色绿柱石、铯绿柱石,形成绿柱石族宝石矿物的演化系列。当伟晶岩与其成分相差较大的围岩如超基性岩接触时,可在伟晶岩晶洞中产出祖母绿,其成分中铬元素来源于超基性岩。同时在伟晶岩接触带视去硅作用程度不同而形成金绿宝石或硅铍石。这是由干伟晶岩与围岩之间化学组分的差异而发生组分相互交换反应,影响Be,Si和Al的对比,导致不同的含铍宝石矿物在不同部位的出现。  相似文献   
36.
滇西北泸水锑矿为笔者近年在该地区进行找矿勘探过程中新发现的矿点,其赋矿围岩为一套初糜棱岩,断裂控矿,辉锑矿与黄铜矿、黄铁矿、石英共生。为确定其成因类型,对主成矿期石英和硫化矿进行了H-O-S同位素研究。结合野外矿体产出形态,可以将研究区划分出2期成矿作用:1)早期以浸染状为特征,顺糜棱岩片理就位,2)主成矿期为细脉状,产于与糜棱岩片理垂直的石英脉中。石英包裹体水δD值介于-95.4‰~-88.8‰,δ18 OH中,含矿热水溶液H-O同位素的投影点主要落于大气降水线附近。黄铁矿δ34S值≈4.1‰~4.9‰,辉锑矿样品的δ34S值≈1.2‰~1.3‰,总硫值为2.23‰,具有深部岩浆硫特征。前人对赋矿糜棱岩测年,得到其成岩年龄和变质年龄分别为42 Ma和38 Ma,研究区辉锑矿—石英脉构造控矿明显,说明其成矿年龄应该小于38Ma。喜山期青藏高原及其周边锑矿床多与斑岩体有关,研究区附近有斑岩体的存在,结合其H-O-S同位素特征,可以判断泸水锑矿可能经历了两次成矿事件,早期与斑岩体有关,后期受到了大气降水的改造。  相似文献   
37.
宿松变质带位于大别碰撞造山带南部,是一个相对低级变质的构造岩石单位。该带岩石类型丰富,如云母石英片岩、花岗片麻岩、变玄武岩/斜长角闪岩、变质辉长岩、异剥钙榴岩、大理岩、石墨片岩和含磷岩系等。然而,它们的形成时代和岩石成因一直存在较大争议。为此,重点对大别山宿松变质带中花岗片麻岩进行了锆石SHRIMP U-Pb定年及Hf同位素分析。锆石定年结果表明,这些花岗片麻岩的原岩形成时代包括晚太古代(2.5~2.7 Ga)和新元古代(770~830 Ma)两大类,经历了晚三叠纪的绿帘角闪岩相变质作用。新元古代花岗片麻岩的原岩是由经历了约2.0 Ga变质作用的晚太古代岩石在新元古代大陆裂解过程中发生重熔作用形成的。鉴于花岗片麻岩的新元古代岩浆锆石年龄记录与大别造山带超高压正变质岩的原岩形成时代一致,结合变质作用特点和已有资料与区域地质背景,进一步证明宿松变质带花岗片麻岩等参与了扬子板块的三叠纪俯冲,并发生了绿帘角闪岩相变质作用,局部可能达到高压榴辉岩相变质作用,是扬子俯冲板块在较浅深度折返的岩片。由于大陆碰撞→造山后的逆冲、推覆以及构造堆叠与剥蚀作用,造成宿松变质带中有可能卷入较深俯冲的岩片。  相似文献   
38.
通过大量的野外地质调查和光薄片鉴定工作,认为豫西卢氏地区花岗伟晶岩型稀有金属矿床成矿过程中,富含挥发分的岩浆在特定的地质和物理化学条件下,通过结晶分异作用和交代作用使稀有元素聚集。其中,交代作用占主导地位,其过程强烈而复杂,在其不同次级阶段形成了各种有用矿物,占据稀有金属矿化的重要地位,从而最大限度地促成稀有金属矿床的形成。研究花岗伟晶岩型稀有金属矿床的成矿作用,可有效指导该类型矿产的勘查工作。  相似文献   
39.
Performances of a braced cut-and-cover excavation system for mass rapid transit (MRT) stations of the Downtown Line Stage 2 in Singapore are presented. The excavation was carried out in the Bukit Timah granitic (BTG) residual soils and characterized by significant groundwater drawdown, due to dewatering work in complex site conditions, insufficient effective waterproof measures and more permeable soils. A two-dimensional numerical model was developed for back analysis of retaining wall movement and ground surface settlement. Comparisons of these measured excavation responses with the calculated performances were carried out, upon which the numerical simulation procedures were calibrated. In addition, the influences of groundwater drawdown on the wall deflection and ground surface settlement were numerically investigated and summarized. The performances were also compared with some commonly used empirical charts, and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se charts are less applicable for cases with significant groundwater drawdowns. It is expected that these general behaviors will provide useful references and insights for future projects involving excavation in BTG residual soils under significant groundwater drawdowns.  相似文献   
40.
东秦岭稀有金属矿床成矿及分布以河南省卢氏、南召两地区几个典型矿床最具代表性,归纳其总体特征为:1)矿床的形成与地壳早期板块俯冲作用有密切关联,矿床均产于俯冲带中部;2)深大断裂与区域大断裂交汇部位是稀有金属矿赋存的最佳场所;3)原生矿全部产于元古界变质岩之中;4)成矿母岩为碱性花岗岩,成岩成矿时代以加里东早期为主,华力西期次之;5)赋矿脉岩为伟晶岩脉,常形成脉岩群;6)矿床成因类型为花岗伟晶岩浆分异交代型铌钽矿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